經歷了辛苦生產後的媽媽,調養虛弱的身體是首要之重。在各式各樣的坐月子注意事項,與長輩耳提面命的眾多傳統規矩中,有哪些是最符合現代產後媽媽?產後照護有什麼重點要留意?儷生竹北專業照護團隊為此整合了最完整的坐月子注意事項,讓想恢復體力的產後媽媽不再煩惱,並且在愉悅心情中養出最健康的身體。
內容目錄
坐月子注意事項7重點說明|了解有無必要坐月子!
對於臺灣人來說,坐月子期間不僅是為了恢復身體,也是一個能調整體質的黃金時期。若能好好把握這個時間,就能如同俗話所說的「月子坐得好,一世無煩惱」。現今的醫學雖然已經非常發達,但對於產後的媽媽們來說,都還是相當於經歷了一場耗盡體力的生死關卡。故產後的身體也特別虛弱,這時候更應當留意坐月子注意事項,才能早點恢復體力。
① 選擇舒適的環境及溫度
坐月子所需天數長,除了長時間待的環境要舒適之外,氣溫也要保持恆溫。並避免被電風扇及冷氣風口吹到,才不會感冒。
② 注意傷口的照護與清潔
為降低產後陰道傷口感染的機率,產後如廁後,都需要將煮沸過的溫開水,裝至沖洗瓶中清洗會陰部,並觀察傷口是否還有紅腫或滲出組織液,直至會陰損傷完全癒合。
② 觀察惡露情形
產後的惡露約會在2~3週排完,顏色會從鮮紅、淡粉色變棕黃色,量大變成量小。而為了避免血塊變成細菌的溫床,產後的護墊要勤勞更換,也需要留意如果有突然大出血或是有惡臭的狀況,就要即刻就醫。
③ 產後憂鬱指數
產後媽媽約有5~8成的比率會因為生理、情緒、基因及社會因素等,有產後憂鬱的症狀。通常症狀在幾天內就會消失,但仍然應每日關心媽媽的身心狀況,並在入住月中時填寫產後憂鬱評估單,才能做提前的預防和治療。
④ 注意子宮復原狀況
自然產後即可開始在平躺時,以畫圈的方式用手按摩腹部的子宮至變硬,當子宮變硬,表示收縮良好。而剖腹產因為有傷口,不建議按摩子宮,但也可以經由親餵母乳的反射刺激,讓子宮幫助縮復。
⑤ 均衡的飲食
除了攝取高蛋白質、高脂肪飲食,及富含熱量及人體必需維生素的全榖雜糧類食物,還有蔬菜、水果等都要同時攝取,才能達到營養均衡。
📙 延伸閱讀:坐月子吃什麼? 產後月子均衡飲食重點及禁忌一次告訴妳!
⑥ 適當的運動
無論是自然產還是剖腹產的媽媽,在沒有不適的前提下,可以下床走動,並在床上做一些適當的運動。從簡單的腹式呼吸運動到凱格爾運動等,不但可以幫助子宮收縮及復原,訓練到骨盆底肌群的收縮,也能預防產後可能的尿失禁問題。
⑦ 足夠的休息
產後的媽媽除了要照顧寶寶,還得定時擠奶,常常睡眠不足。可以利用寶寶在睡覺時爭取一些休息時間,足夠的休息才是恢復體力最快的方式。
坐月子注意事項常見QA
大家一定有聽過坐月子注意事項中:坐月子不能洗頭髮等,讓人困惑及不知道該不該照做的說法。因應時代進步,某些傳統做法也需要與日俱進的做出改變。以下針對常見的疑問做解答,讓產後媽媽能找出最符合現代的調養方式。
Q1. 坐月子期間可以洗頭嗎?
早期因為沒有暖氣,洗頭後吹到風或未及時擦乾就容易著涼,才會有產後不能洗頭的傳統說法。但在設備完善的今日,有暖氣的浴室、配合35~37℃的合適水溫、溫和的洗髮用品,產後舒適的洗個頭,也是一種可以讓產後媽媽放鬆一下的方式。
Q2. 坐月子期間可以喝開水嗎?
水是人體所需的重要成分,產後飲水只要留意水要煮沸再喝即可。適量的喝水,不僅能幫助排尿外,也能幫助哺乳期間的媽媽追奶。
Q3. 坐月子時是不是需要一直補充營養?
哺餵母乳需要耗費體力,寶寶所需營養也都依靠著母乳補給。故均衡的飲食,也能幫助產後的身體恢復。若擔心月子餐太單調,可以選擇吃專業營養師調配的月子餐食,均衡又營養也不容易吃膩。
儷生竹北專業照護團隊坐月子注意事項的細節說明,除了讓媽媽能確實在產後好好休養身體之外,也希望媽媽未來有更好的體力能去看顧及陪伴孩子。故偉大的媽媽們,就從產後好好照顧自已開始,好好的愛自己也才是展開幸福人母的第一步喔!
本文由儷生月子中心專業撰稿/
專業婦產科楊進樑醫師、專業小兒科彭福麒醫師共同審稿
楊進樑醫師
專業婦產科醫師
經歷 : 前長庚紀念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
中華民國婦產科醫學會專科醫師
衛生署優生保健指定醫師
了解更多 ▶︎ 儷生竹北專業照護團隊
彭福麒醫師
資深小兒專科醫師
經歷 : 中華民國小兒科專科醫師
中華民國過敏氣喘學會醫師
中華民國公職醫師高等考試及格
省立新竹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
了解更多 ▶︎ 儷生竹北專業照護團隊